赵黎明

发布单位: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19-03-26浏览次数:3060

姓名:赵黎明系别:人文学院职称:教授

 

赵黎明,男,19688月生,200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2008年、20082011年先后在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历任重庆师范大学、湖北文理学院(特聘)、安徽大学(特聘)、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现任职于暨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诗学研究所所长。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语言诗学、中外诗学、文学社会学研究。

  

一、主讲专业课程

1、《中国当代文学》,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

2、《文学概论》,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

3、《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研究》,中文本科专业选修课

4、《中国当代文学专题研究》,中文本科专业选修课

5、《文学社会学》,社会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课

6、《语言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文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课

7、《古典诗论与中国新诗学》,现代文学研究生专业基础课

  

二、主持科研项目

1、《现代语言诗学与近四十年中国先锋文学运动》,2018年国家社科项目

2、《现代汉语语法与中国新诗文体革命研究》,2017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

3、《中国近现代文学语言史》,2015年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

4、《“语言学转向”与中国当代新诗批评转型研究》,2016年度安徽社科项目

5、《<东方杂志>与新文学运动的关系研究》,2011国家社科项目

6、《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新诗”理论研究》,2010教育部社科项目

7、《古代诗学资源与现代汉语诗论建设》,2010年度中国博士后特别资助

8、《古代诗话与现代抒情诗理论建构》,2009年度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

  

三、发表学术论文(代表作)

1、《诗气说与中国新诗节奏的建构》,《中国社会科学》2014-10

2、《境界传统与中国新诗学建构》,《文学评论》2018-04

3、《“诗分唐宋”与新诗的“知性革命”》,《文学评论》2013-04,人大复印全文《中国现、当代文学》2013-10

4、《新文学“自言自语的思想草稿”》,《文学评论》2012-01

5《“文”与中国古典“新诗”派的价值取向》,《南京师大学报》2016-05《新华文摘》(主体转载)2016-24

6、《在古典语境中建立“新诗”观念》,《文学评论丛刊》2011(一)

7、《<东方杂志>与中国现代“戏剧改良”》,《文艺理论研究》2017-02,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舞台艺术》(戏剧、戏曲)2018-01

8、《学衡派“新诗”文体观及其传统根脉》,《文艺理论研究》2015-05

9《兴与象征:新诗象喻理论对中西文学资源的整合》,《中国比较文学》2015-2《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5-09全文转载

10、《格调诗学与朱光潜现代“声律诗学”观的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1-07

11《“新旧之争”与20世纪中国新诗文体观的建立》,《文艺争鸣》2013-08

12、《“音律中心”论与诗“从朗诵入手”》,《文艺争鸣》2011-02

13、《沈从文的“文”与“抽象的抒情”》,《文艺争鸣》2014-03

18《东方杂志》与中国现代文学批评,《文艺评论》2015-02

19《论梁实秋的新诗文体观》,《中国文学研究》2014-02

20《胡怀琛与民国之初的新文学教育》,《中国文学研究》2011-05

21无法归纳的写作》,《小说评论》2009-05

22、《刘震云小说写作的“语言学转向”》,《当代文坛》2019-08

23《诗辩意识与学衡派新诗概念的形成》,《浙江大学学报》2012-05,《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2-10全文转载

24、《时间的政治与学衡派文学发展观的历史命运》,《浙江大学学报》2018-01

25、《“声诗”传统与现代解诗学的“声解”理论建构》,《浙江大学学报》,2014-03

26、《格调诗学传统与朱光潜现代“声律批评”观的建立》,《中山大学学报》2011-08

27、《“中庸”思维与杜亚泉的“新文化运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5-04

28、《用石条压驼背的医法”——五四语言变革激进文化策略辩证》,《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03

29废名新诗理论与中国“自然”诗学传统》,《湖南大学学报》2011-03

30、《“诗辨”意识与古典主义“新诗”观念的建立》,《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2-03

31、《中国诗学解释学中的“声解”小传统》,《河北学刊》2013-04

32《汉字革命派语文知识的选择性错误》,《人文杂志》2014-03

33、《“自然”之辩与新诗现代化的两种路径》,《浙江学刊》2011-12

34、《符号的任意性:汉字革命论的理论偏失》,《社会科学》(上海)2014-02

35、《五四前后<东方杂志>对“文化杜威”的译介》,《社会科学》(上海)2016-12

36、《百年新诗“辨体”实践反思》,《社会科学》(上海)2019-07

37《“汉字为振兴之本”》,《江淮论坛》2020-02

38《现代中国语言变革的文化逻辑之争》,《江汉论坛》2020-08

39<东方杂志>对文化罗素的译介》,《江汉论坛》2018-0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文学研究》2018-11全文转载

40<东方杂志>改版后(1920-1932)文化态度的变化》,《广东社会科学》2017-02

41《五四前后激进主义思潮演进的语文学观察》,《广东社会科学》2010-06

42《中国诗体历次转型中的语法因素》,《广东社会科学》2020-02

43、《<东方杂志>对写实主义的译介》,《社会科学战线》2016-06

44郑敏对新文化遗产批判反思的理论资源及当代价值》,《学术论坛》2018-08

45、《1920年代“文化泰戈尔”在中国接受中的“两歧”现象》,《学术论坛》2015-02

46《废名新诗兴感理论与中国古典诗学传统》,《学术论坛》2010-02

47钟摆论与文学的因革递嬗之迹》,《青海社会科学》2013-05

48汉字革命文化世界主义》,《贵州社会科学》2010-03

49《泛宋诗运动与近代汉诗语言体式变异》,《贵州社会科学》2020-06

50、《摩罗诗力与宋明心学传统——留日时期鲁迅诗学的本土资源》,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摘《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15-02

  

四、出版学术专著

1、《“汉字革命”:现代文化与文学的起源语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古典诗学资源与中国新诗理论建构》,人民出版社,2015

3、《<东方杂志>与中国新文化运动》,人民出版社,2019

4、《现代中国古典主义新诗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

5、《少鹤先生诗钞校注》(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

  

五、获得荣誉奖项

(一)荣誉

1、安徽大学“皖江学者”特聘教授(省级领军人才项目);

2、湖北文理学院“隆中学者”特聘教授(市级领军人才项目)

(二)奖项

1、《“汉字革命”:现代文化与文学的起源语境》,重庆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果一等奖(2012年)

2、《诗气说与中国新诗节奏的建构》,重庆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成果一等奖(2016年)

3、《诗气说与中国新诗节奏的建构》,重庆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

  

六、联系方式:

1、办公电话:0756-8505920

2、电子邮箱:zlm868@jnu.edu.cn; zlm86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