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习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提高党员的党性意识和思想素养。
穿过闹市,沿着狭窄的小巷左拐右弯,喧嚣渐渐隐去,一切显得那么宁静。走过一座小石门,踏上大理石铺的石阶,便是唐绍仪先生的故居。唐绍仪的嫡孙唐景昙老先生接待了我们。唐绍仪故居后花园打理得井井有条,房子虽只有唐老一人住着,但无处不充满勃勃的生气,花草树木让人觉得惬意。
唐老先生温文儒雅,一直淡淡地微笑着,让人恍惚地觉得,像是穿越了到一百多年前,唐绍仪先生就在我的眼前。唐老在朝鲜出生,在唐家村长大,后离开唐家村,一直到08年,才再次回到这里定居。“落叶归根啊,我总是要回来的。”唐老对唐家村充满了感情,他说,村里的老人跟他闲聊时,时常提起他的祖父,笑称拿过他祖父的大洋。原来,在唐家居住时,唐绍仪每天早上带着20块大洋,到村里分发给穷困的孩子。唐绍仪还在自家办起私塾,让全村的孩子来念书,在村里修了水泥马路,据唐老说,“当时很多城市里还没有这么平整的水泥马路,祖父看到村民驱车运货出入不方便,便命人修了这条路。”唐绍仪还完善了每家每户的排水系统,到现在,唐家村下雨也不会出现“水浸街”的状况。一百多年过去了,至今唐家村的村民还沐浴在唐绍仪的恩泽下。
回想百年前,唐绍仪自1882年到辛亥革命期间,唐绍仪大部分参与了晚清重大的外事活动,对晚清外交活动影响巨大。虽无力逆转晚清外交积弱局面,但能竭尽全力,坚持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立场,维护民族权益。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像唐绍仪先生,留给我们的是一种敢闯、敢干、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大无畏精神。今天我们要发扬的也正是他们这种精神。
唐老带我们参观了共乐园。唐老说,园子本来叫“小玲珑山馆”,唐绍仪的祖父建的,后来,唐绍仪扩建后,将园子送给了村子,并取名“共乐园”,意为与民共乐。园内幽静,树种丰富,亭子、假山、石桥错落有致。树木的掩映下,有一幢三层的小洋楼。当初,唐绍仪在里面摆放了一台友人送的望远镜,让村民们都能来观星,故取名为观星阁。随后,党支部成员一行又参观了共乐园的其他遗迹。大家遍走边听唐老先生说起当年的故事,无一不被唐绍仪的共和精神所感动。虽然百余年过去了,但是,当初他为中华民族民主共和所做的努力,如今仍然泽被后世。

时隔一百多年,在胡锦涛总书记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上,“缅怀辛亥革命先烈,继承辛亥革命精神”的号召下,我们党员重访先人故里,寻找先人足迹,在沧桑寂静背后,发掘曾经的闪光精神,再受鼓舞教育,再次奋发前行。
通过本次活动,我们不仅对唐绍仪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对纪念辛亥革命的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