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鸿巍教授在京参加2017年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年会并作主旨发言

发布单位: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17-11-16浏览次数:26

 

应北京市人民检察院邀请,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顾问、暨南大学少年及家事法研究中心张鸿巍教授于2017年11月14日在北京参加了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年会,并以“美国未成年人检察最新进展及其借鉴”作了主旨发言。
本次年会由中国检察学研究会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主办,主题为“未成年人检察专业化--《北京规则》的中国实践”,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暨南大学、上海政法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等高校及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等政法系统百余位实务与理论界同仁参加了研讨。

QQ图片20171117110523_副本_副本.jpg

在主旨发言中,张鸿巍教授根据近年来中美两国青少年犯罪数据上的变化以及对美国联邦与州相关法律文本、检察行业规范翻译的理解,扼要对比了两国检察机关在应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理念及程序上的一些差异。他认为,本土化与国际化对未成年人检察可持续发展及专业化建设必不可少,本土化是以国际化为背景的,而国际化是以本土化为参照系的,因而借鉴美国未成年人检察等域外未成年人检察对时下中国未成年人检察不无裨益。但这种借鉴并不是无序而为,而是紧紧围绕我国检察核心业务及检察规律展开,注重比较法视野下平台的相似性和可比性。换言之,适当借鉴美国未成年人检察新近发展的一些正反思路、立法脉络及实务争议,但并不是简单全盘招收,而是基于对本土资源的深刻把握。他继而主张,中国未成年人检察正进入升级换代的新时期,在继续坚持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毫不放松的前提下,亦应适当回归检察职能,客观而现实地回应来自被害人保护和社会防卫的理性需求,兼顾儿童利益最佳原则与社会利益最佳原则并行不悖。
最后,张鸿巍教授主张,为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可持续发展,实有必要跳出未成年人检察看未成年人检察,将这项工作融入检察整体改革范畴之内。未成年人检察将进一步承担起检察业务改革新的历史使命,继续凸显检察权在未成年人司法中的独特作用与价值,这将为未成年人司法专业化和规范化提供检察视角,亦可与时俱进阐释并强化检察权的定位与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