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现代诗第十二届研讨会暨校园诗歌创作论坛” 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隆重召开

发布单位:人文学院发布时间:2024-05-26浏览次数:13

  2024525日,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诗学联盟主办,暨南大学人文学院语言诗学研究所承办的第十二届现代诗学论坛在暨南大学珠海校区隆重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近60名学者、诗人及学生代表,围绕新世纪中国现代诗创作趋势核心主题,从语言与叙述、时间与空间、批评与接受、校园创作等多个维度,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管委会主任屈挺教授、人文学院院长杨丹教授先后在大会上致辞,对大会在珠海校区的召开表示热烈欢迎和美好祝福。与会著名诗论家、中国诗学联盟主席吴思敬教授,山东大学诗学高等研究院主任、中国诗学联盟秘书长孙基林教授,中国写作学会会长、武汉大学方长安教授,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席丘树宏先生等,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大会全体代表合影

暨南大学珠海校区执行主任屈挺教授致辞

暨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杨丹教授致辞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写作协会会长方长安致辞

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丘树宏先生致辞

  大会分为主题报告、分论坛讨论和专题发言三个环节。与会代表先后分享了自己最新的成果,吴思敬教授以诗人革命家柯仲平为个案,通过其创作道路和革命历程的回顾,肯定了其民族化、大众化创作理念,颂扬了其“不到黄河心不甘”的狂飙精神;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吴俊教授发表题为“创意写作和诗歌教学的探索实践”的演讲,指出了人工智能时代创意写作面临的可能前景和现实挑战;华中师范大学邹建军教授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讨论了“无韵自由体诗”的格律形式、诗性等基本问题;上海交通大学汪云霞教授结合《当代中国诗选》,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如何走向世界等问题。

  重庆师范大学王昌忠教授以“论百年新诗以美刺怨愤为中介的言志策略”为题,分析了新诗在继承“诗言志”传统上的多维发展;山东大学张立群教授以“当代语境中的‘诗歌地理’”为题,探讨了“是在谈诗歌地理还是地理诗歌,是在自然地理还是历史文化地理范畴下谈诗歌”等问题;南开大学卢桢教授重点研究了“‘异域感’影响下的都市情感空间建构”问题;三峡大学刘波教授以“新世纪诗人陌生化写作与异质‘文学性’的建构”为题,探讨了新世纪诗歌中陌生化写作手法的兴起及其对诗歌“文学性”的影响。

  四个分论坛分别从四个维度继续展开深入讨论,分论坛一着重剖析了新世纪校园诗歌创作走向,暨南大学冯晖副教授以暨大校园诗歌为例,解读了“知识分子写作”中的新“青春写作”;山东大学马春光副教授重点介绍了“华文青年诗人奖”的“驻校诗人制度”,对该奖项在新世纪诗歌发展中的突出贡献表示肯定,并以此为基点敞开对新世纪20年诗歌的观察与反思。湖南科技大学吴投文、扬州大学罗小凤、重庆师范大学王昌忠、暨南大学容浩依次对学生作品进行点评,揭示了学生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也提出了实质性的优化建议。北京师范大学谭五昌教授强调指出,新“青春写作”所提炼的是当代生活经验,体现了二十一世纪校园诗人的独特风采和蓬勃活力。分论坛二集中探讨了新诗的时间与空间议题,云南大学李海英教授以雷平阳诗歌为案例,分别从山水美感经验、山水书写对存有思等维度,讨论当代诗人如何焕发山水书写新风貌等课题。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张克教授以刘光耀《诗学与时间》一书为切入点,解读了“诗性逻辑”理论资源的可拓展性。韩山师范学院刘文菊教授从澳门女性视角进入现代岭南文学史研究,肯定了以赵连城为代表的岭南女性对广东近现代民主革命的贡献。清华大学张静轩博士扫描了民国岭南现代文学,重点介绍了荔社作家对唯美—颓废主义文学的探索。广西民族大学付慧明博士则围绕诗学地理空间,在地理学视角下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进行了详细划分,描绘了朦胧诗的空间记忆。

  分论坛三着重讨论了新诗的语言、形式与叙述诸问题。中山大学李雪莲副教授探讨了城市意向在海子作品中的重要性,揭示了诗人对于生命、死亡、土地、太阳及大海等主题的复杂思考与情感纠葛,进而指出了海子诗歌中的“复调”特征。安徽师范大学魏文文副教授以1920年代中国新诗叙述的美学现代性问题为焦点,探讨了这一时期中国文学如何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吸收外来影响等问题。南阳师范学院郭海玉老师运用叙述学理论与本事研究方法,对先锋诗歌流派中的诗歌本事进行考辩、改写与叙述分析。湖北文理学院袁士萍副教授与王雪英博士以武汉大学学生创办的《新时代半月刊》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武汉抗战诗歌中的青春创作现象。暨南大学赖秀俞博士从台湾风车诗社的史料出发,关注日据时期台湾文坛的超现实主义倾向,注意到了视觉系统对诗人的影响。武汉大学王海龙博士探讨了朱自清关于1920年代中期新诗“中衰”的观点及其被误解和传播的过程,强调了理解和重构文学史的重要性。分论坛四着重关注了新诗创作与批评诸倾向。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王光华教授就诗歌写作与现实生活关系问题,做了读万卷书、写万卷诗和行万里路相结合的体验分享;大连民族大学邱志武副教授讨论了诗歌创作中的现实转化问题,强调要将现实主义融入诗歌,要对现实主义诗歌中的“现实”予以特别的关注;中山大学何卓航博士通过对施蛰存新诗评论三阶段的分析阐述,肯定了施蛰存新诗评论在文学创作及中国自主文学理论构建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武汉大学的李继豪博士从《尝试集》的主流读法谈起,分析了废名关于《尝试集》的“另一种读法”,指出了废名读法的独特性及其所具有的诗学价值。

  大会的最后环节是专题报告。西南大学新诗研究所梁笑梅教授以“语言交叉跑动:跨界视域下韩东诗歌的异质元素”为题,站在比较文体的视域分析了小说、绘画、影像给诗人带来的语言形式的新滋养;江汉大学刘洁岷教授以《21世纪两岸诗歌鉴藏》为例,围绕“如何锚定一首值得鉴藏的当代诗”议题,从编选者角度讨论了21世纪两岸诗歌选本建设问题。岭南师范学院张德明教授立于视觉现代性视角,阐发了视角元素之于中国新诗的发生学意义;南开大学李润霞教授以《五人诗选》及其同类选本为例,讨论了经典何为经典,经典如何构建诸议题;扬州大学罗小凤教授讨论了“自然诗”的重启问题,立于当下立场回望历史,她认为作为一种传统,自然诗对新诗形式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山大学陈洁教授以“论风韵译与硬译之争”为题发言,认为这一诗歌翻译公案之所以发生,原因在于鲁迅与郭沫若文学观念的差异。





供稿 | 赵黎明、梁叶甜、万星

校对 | 张楚熙

编辑 | 张楚熙

初审 | 朱鹏

终审 | 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