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3日下午,人文学院“育人共同体”暨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在珠海校区学术报告厅举行。暨南大学原副校长、文学院校友联谊会会长纪宗安,暨南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刘毓洁,珠海校区党委书记卢健民、管委会执行主任屈挺等校区领导和各学院领导,来自政校协同和产教融合等领域的老专家、老领导、老教师等“老前辈”与各行业育人共同体嘉宾,各兄弟校友联谊会代表,海内外校友、学院师生等近两百人出席会议。会议从生态构建、格局拓展和效能提升等维度对“育人共同体”的建设推进进行了深入交流。
空间拓展中构建育人“新格局”
“育人共同体”为多方资源的互通互融提供了广阔平台。在校内,荣休教师、专业教师与优秀校友是学生成长成才之路的“身边榜样”与“优秀模范”;在校外,立足专业学科发展,荟萃领域专家与行业精英,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搭建实践育人平台,不断拓宽育人工作新空间。
会议中,两位校友与两位在校生代表向四位将赤诚真心奉献给教育事业的老前辈献上鲜花与祝福。来自中国香港的2023级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学生麥楨湄也深受触动:“我们与老师之间的关系亦师亦友,希望未来自己能够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学校有贡献的人。”
(校友代表与在校生代表向老前辈献花致敬)
资源保障中释放育人“新效能”
“育人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坚实的资源支持与基础保障。刘毓洁宣读暨南大学校友会贺信,祝贺人文学院校友联谊会的成立。大会现场,相关领导为第一届人文学院校友联谊会理事会成员颁发聘书,新任会长、副会长在全体与会人员的见证下宣读就职誓词。为进一步促进校内外资源的共融和协同育人体系的运行,大会宣布同步启动“协同育人基金”,助力人文学子扬帆远航。学院将严格把关基金使用,充分发挥基金效益,找准育人实践切口,为广大学子搭建更加丰富多元的实践与成长平台,用新举措释放新效能。
(第一届人文学院校友联谊会理事会成员聘书颁发)
多维协同中探索育人“新生态”
卢健民对人文学院“育人共同体”和校友联谊会的成立表示祝贺!他强调,要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与大湾区发展同频共振、与“百千万工程”同向同行,不断提升“新文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当前,由珠海市、香洲区和暨南大学共同合作建设的暨南大学科技园建设也正加速推进,这为珠海校区开创“校地融合、双向赋能”育人新模式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必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乃至“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提供有力支撑。
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宇明详细介绍了“育人共同体”的时代背景、路径探索与使命担当。他表示,将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育人,发挥校友联谊会的平台纽带作用与资源集聚效应,并充分挖掘“老前辈”、政企领导、行业专家、优秀校友等多元主体的育人力量;不断壮大“育人共同体”实践导师队伍,用多元视角、多重举措拓宽育人思路、提升育人成效,形成全员全社会多领域协同的新时代高校人才培育生态体系。
人文学院院长杨丹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文学院的专业学科优势,实现“育人共同体”的精准化、特色化与专业化发展,着力培育兼具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人文底蕴与新文科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同步做好优质资源“引进来”和优秀学子“走出去”,助力人文学子更好地成长成才、将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
学院首届校友联谊会会长、研究生实践导师孙敏表示:“校友联谊会将致力于构建更加紧密高效的校友网络,为人文学院与全体校友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与支持,用实际行动诠释“人文关怀,你我同在”的理念。”“育人共同体”嘉宾代表、珠海市沟通表达技能发展协会会长文婷女士从社会育人力量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作为社会实践导师,更要积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国际视野,为人文学子搭建起更多从课堂到社会的桥梁。”
(校区、学院领导及实践导师致辞)
瞻彼暨南,人文荟萃,学院成功举办育人共同体暨校友联谊会成立大会,开启了学院校友工作的新篇章,将全面推动学院师生、校友交流平台的共建,为学院建设和发展汇聚多方力量,不断探索育人新生态、构建育人新格局、释放育人新效能。
撰稿:凌梓华
图片:人文学院校友联谊会
编辑:邱竞驰
初审:邱竞驰
复审:程辉
终审:杨丹 张宇明